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今日国际热词

中新网4月26日电 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纪念日,而据外媒报道,当年参与事故抢险救援的一名工作人员2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事故之后,日本当局反应缓慢,处理失当,完全不能与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事后处理相比较,日方应当向国际社会寻求帮助。

尼古拉·安托斯金(Nikolai Antoshkin)上将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曾指挥飞行员飞往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上空,空投铅、沙子等救援物资。这些飞行员当中的一些人,由于受到过量辐射而患病并死去。在谈到这一点时,安托斯金说:“他们当然知道受到过量辐射的后果是什么,但他们都知道,爆炸后的机组完全暴露出来,需要马上封住。我告诉一位飞行员赶快撤离,但他又回来了。”

安托金斯说,与切尔诺贝利的救援人员相比,日本的救援速度就好像是电影在进行“慢动作播放”。“看看所谓‘发达’的日本吧,灾民躺在体育馆地板上,这非常不卫生。这证明日本当局根本没能力进行有效的灾后救援,他们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

' />

2011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小城斯拉夫蒂奇,人们点燃蜡烛纪念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英勇献身的消防员。今年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时24分,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26日是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25周年纪念日。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受灾国当天纷纷举行遇难者悼念活动。当时从爆炸的4号机组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了这些国家。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教堂内,遇难者家属及前核电站工作人员等约700人随着25声钟响为遇难者祈祷冥福并祈愿核事故不再重演。

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基里尔强调:“在和平时期世界从未经历过如此惨剧。”

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导致大量消防人员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核辐射还增加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于癌症的人数至今无法确定,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推测约有4千人,世界卫生组织则认为最多达9千人,还有环保组织认为有20万人。

4号机组在试运行时发生爆炸,多达广岛原子弹爆炸数百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欧洲的大范围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至今可能仍有约600万人生活在低污染地区,健康受损的人数仍在增加。

' />
1986年4月25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的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该反应堆在4月26日凌晨发生严重爆炸,相当于数百颗广岛原子弹辐射能量的强放射性尘埃扩散到大气层,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境内。这是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迄今最为严重的事故,堪称20世纪人类一大悲剧。切尔诺贝利造成的核污染至少要上百年才能完全消除,正如一位白俄罗斯科学家所说,这是“一场我们终生都无法扑灭的大火”。

根据2005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报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时死亡的人数不到50人,后来因遭受辐射而患上各种疾病以致最终死亡的人数超过9000人。不过,一些世界绿色组织认为,死亡人数远远不止于此。

基辅位于切尔诺贝利南部,距离只有130公里。如果当时刮的不是东南风,而是西北风,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将遭受灭顶之灾。基辅人经常说,是上帝保佑了他们的城市。即使如此,基辅仍属于轻度核污染区。那里的饮用水被污染,牛、羊等食草类牲畜的肉和奶都有污染,植物也受到污染,其中以蘑菇为最,据说是因为蘑菇吸收放射性物质能力很强。

我去乌克兰之前,虽然知道切尔诺贝利发生过严重事故,但没有具体概念,更缺少这方面的常识,甚至主观认为事故已经过去6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在基辅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对这场核灾难及其后果逐渐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比较清晰的认识。一些当地的科学家和医生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他们说,目前看,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甲状腺、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的病变。一些事故后出生的孩子因为在母体内受到核污染侵害,也会出现各种相关疾病。目前,医学还没有消除人体内核污染的有效方法。他们提醒我们务必要认真对待核污染问题。我们通过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外交官接触又了解到,为了避免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积累过多,造成后果,他们一般是一个季度或半年就离开基辅一段时间,到没有污染的地区出差或休假,这样可以减少体内的核污染物。


我们了解到基辅的核污染情况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自身健康受到一定威胁,一些年轻人还面临下一代的健康问题。但是,作为外交官,国家利益重于泰山,守职有责是我们时刻牢记的原则。面对核污染,我们从未想过退缩。与此同时,我们也以科学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根据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尽量不吃牛肉和羊肉,多吃猪肉,注意不喝污染区产的牛奶,蘑菇更是被我们拒绝的食物。为了对目前和今后在这里工作的同志们的健康负责,我们认为有责任把了解到的有关核污染的情况报告国内。我们的报告引起国内的重视。为此,国内专门给驻乌克兰使馆增加了相关补贴。由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基辅一样,也属于轻度核污染区,驻白俄罗斯使馆人员也享受同样相关补贴。当我2002年去白俄罗斯工作时,驻白俄罗斯使馆和驻乌克兰使馆人员的补贴已经增加,在饮水和食品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而且可以享受每年回国休假一次的待遇。一般使馆的馆员是一个任期内回国休假一次。

后来我在白俄罗斯工作期间,有机会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近距离接触。那里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协会每年4月26日都组织纪念活动。2002年4月26日,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当我看到在场的几十名受害者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脸上那种从未见过的病态神情。我向他们发表了即席讲话。我说:“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当我站在你们面前时,心情十分沉重。16年前的今天,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这场灾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中也包括在座各位朋友。虽然中白两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心贴得很近。中国人民对白俄罗斯人民遭受的核灾难非常同情,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了对白俄罗斯人民的友好情谊。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也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核事故受害者。作为新任大使,我将继续这一传统。朋友们,我想借此机会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讲话后,我代表使馆向他们赠送了食品。一位中年男子在接过食品时对我说:“感谢大使先生,感谢中国人民!希望这样的灾难永远不要在中国发生。”


以后每年的4月我都应邀参加这样的纪念活动。最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每次主持人都会告诉我,去年参加活动的某某人已经去世了。为了尽量为受害者多做一点事情,我决定每年新年前夕与受害者协会联合为核事故受害儿童举办新年联欢会,我代表使馆向孩子们赠送一些新年礼物。每当我看到这些面带病态又不失天真的孩子们时,心里就十分难过。这些可爱的孩子还不可能明白,当他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那场可怕的核灾难改变了。

2003年11月,我应邀参观刚刚竣工的白俄罗斯国家放射科研与实践研究中心,该中心位于受切尔诺贝利污染严重的戈梅利州。然后,又到一个核污染准撤离区去参观。在那里,我亲身感受到核灾难的恐怖后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区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分为三个区域:隔离区、撤离区、准撤离区。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为隔离区,也称无人区。隔离区以外为高污染的撤离区,严格限制居民在区内居住。白俄罗斯境内约有4500平方公里这样的撤离区。撤离区以外就是准撤离区,一般距核电站100公里左右,属于非高污染地带,平均辐射强度为每小时30毫伦琴(安全辐射指标是每小时20毫伦琴以下)。这一地区不要求强制性撤离,但提醒居民注意采取防范措施。当车子驶进参观地区之后,我立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天空是灰色的,土地也是灰色的,树木和草是灰蒙蒙的,人烟稀少,到处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给人一种阴森的恐怖感。当地官员介绍说,核事故发生后,这里的大部分居民一度曾撤离,后来有些人陆续又返回来,主要是老年人。他们觉得在异乡生活不习惯,故土难离,宁可冒核污染风险,也要在这里生活。甚至有些撤离区的居民也返回故里。

有了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后果的这些亲身感受,我时常想,当年发现核能的科学家恐怕很难预料到这项伟大的科学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当代人应该做的,首先是不要让人类自己制造的核武器毁灭人类自己,其次,在积极和平利用原子能、让巨大的核能为人类服务的同时,要千方百计防止切尔诺贝利悲剧重演。面对没有国界的核灾难,这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首任驻乌克兰临时代办,前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

' />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06年4月3日,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罹难的儿童的照片悬挂在乌克兰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内。新华社/路透 (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06年2月27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小镇普里皮亚季拍摄的已经废弃的幼儿园。新华社/法新 (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1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一个患儿戴着口罩。这家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为帮助核事故中受害的患儿所建立的。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2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切尔诺贝利死难者纪念碑前,核事故死难者的家属手捧亲人遗像参加祭奠活动。新华社记者宋宗利摄(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06年4月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家医院,一名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受到核辐射侵害的乌克兰女子接受了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新华社发(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07年4月20日,在白俄罗斯小城维斯诺瓦的一家残障儿童孤儿院,来自爱尔兰的志愿者和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的残障儿童交流。新华社/路透(杨纯编辑)


?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11年3月23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白血病患儿戴着口罩。在顿涅茨克的肿瘤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许多是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患病的。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6日,在距切尔诺贝利“死亡区”不远的白俄罗斯小城科依尼基的一个康复中心,孩子们在窗前向外张望。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1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一名母亲在孩子接受治疗时潸然泪下。这家儿童肿瘤及血液病中心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为帮助核事故中受害的患儿所建立的。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6日,在距切尔诺贝利“死亡区”不远的白俄罗斯小城科依尼基的一个康复中心,孩子们正在玩耍。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11年4月4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小城普里皮亚季拍摄的画有涂鸦的墙壁。墙壁的远处就是发生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机组。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5年4月5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患有脱发症的乌克兰男孩巴格丹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郊外的儿童医院和朋友们玩耍。新华社/路透(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5年9月6日,在白俄罗斯戈梅利的放射学和核医学研究所,三岁半的血液病科患者、白俄罗斯男孩弗拉季斯拉夫·彼得罗夫在窗前玩耍。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6年4月25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的一家肿瘤医院,一个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 新华社/路透(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10年10月2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郊外的一家医院拍摄的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而罹患癌症的乌克兰少女。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06年3月30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内,6岁的小女孩玛丽亚从家中朝窗外挥手。玛丽亚是生活在30公里隔离区内的唯一一名儿童。新华社发(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02年4月22日,在遭受核污染的切尔诺贝利地区生活的老人玛林娜正在干活。乌克兰政府规定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为“禁入区”,不准人居住,但一些老人想在故土安度晚年,便偷偷返回居住地。他们在“禁入区”内种菜、捕鱼和饲养家畜,但产品只能供自己食用。新华社记者宋宗利摄(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11年4月4日,78岁的乌克兰老人加娜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以内的村中小路上。乌克兰政府规定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为“禁入区”,不准人居住,但一些老人想在故土安度晚年,便偷偷返回居住地。他们在“禁入区”内种菜、捕鱼和饲养家畜,但产品只能供自己食用。新华社/路透(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 2011年4月22日,在乌克兰基辅,尼娜离开自家厨房。尼娜曾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负责救援的人员之一,也曾居住在如今已成死城的乌克兰小镇普里皮亚季。新华社/路透(杨纯编辑)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 “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011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25周年,当人们心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的时候,福岛核危机又一次告诉世人:核安全,永远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一起看一看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被伤害的人们,他们的悲伤和痛苦,时刻提醒我们:核安全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2011年2月24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拍摄的倒映着核电站建筑的纪念碑。新华社/法新(杨纯编辑)

' />
中新社巴黎4月25日电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阴云尚未散去,26日又将迎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纪念日。法国多个地方的民众25日走上街头,悼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事故死难者,并呼吁关停使用年限过长或危险系数过高的核电站。

法国数千人和德国的民众当日聚集在连接法国斯特拉斯堡和德国凯尔的欧洲桥上,举行悼念人类历史上两次最严重核事故死难者的纪念活动。参与纪念活动的民众拉响警笛,并躺在桥面上进行拟死示威。随后,人们往莱茵河中投放鲜花以示追念逝去的生命。

示威者还要求关闭位于法德边境阿尔萨斯地区法国服役最久的的法森海姆核电站,并不忘嘲弄一下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法国专家的说辞。当时法国专家曾断言辐射云 “飘到法国边境后将停止飘动”。

除此之外,在莱茵河沿岸瑞士巴塞尔到斯特拉斯堡之间的其他五座桥上也同时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和反核示威。在离德国和卢森堡不远的法国第二大核电站——卡特侬核电站附近,当天也有2000多反核人士举行活动。

除了法德边境之外,大约600到1000名反核人士在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地区的布莱耶核电站举行“野餐示威”。参与示威的当地反核组织称,该核电站是法国“最危险的核电站之一,因为有可能被洪水淹没”。

法国西部布列塔尼也有大约800人组成游行队伍前往当地的布雷尼力核电站举行同样主题的示威游行。该核电站是法国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该反应堆1985年就停止运转,但由于拆卸工作过于繁杂,反应堆仍然矗立不倒。

据法国媒体报道,25日法德两国共有14万人在各大核电设施附近举行了纪念活动及反核示威。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后,核电站的安全性在欧洲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