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别给“奖杯经济”当“轿夫”
www.jjjtsb.com?2010-01-06 08:54? 刘庆传?来源:新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名为“国际大奖”,实则是国外商业公司敛财谋利的工具,只要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就能获奖,《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9日有关“国际奖”的报道提醒人们,盲目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大奖”,容易落入“奖杯经济”的陷阱,在自觉不自觉中当了“奖杯经济”敛财的帮手。

获奖本来是极大的荣誉,奖杯多表明工作好。但近年来,评奖颁奖活动受到商业化的侵袭,不仅诸如“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城市”之类的评比琳琅满目,花样繁多,而且评奖大都由一些并不知名的商业机构和学术团体组织,商业色彩浓厚,有的甚至只要缴纳赞助费,或者成为主办城市和单位,就能获奖。一些奖项评出后,群众争议质疑如潮,笑言自己又“被幸福”、“被创新”、“被魅力”了一次,其原因就在于评奖成为产业,“奖杯经济”沦为某些团体谋利的工具,评奖缺乏权威性、公益性,对这样的奖项,必须擦亮眼睛。

细思之,“奖杯经济”之所以如此兴旺,固然离不开设奖者的包装、营销和推广,把一个新设立的普通奖项神化成“国家大奖”、“国际大奖”,把颁奖地放在人民大会堂、鸟巢等著名场所,最终让很多企业和城市“中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奖杯经济”迎合了被评者需要一个奖杯的欲望。其实,单看“奖杯”的主办方和评奖程序,“奖杯”究竟有多少含金量,不难辨别。在颁奖双方对奖杯到底有多“重”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奖杯经济”还能畅行无阻,原因就在于“奖杯”有市场、有需求,颁奖双方能各谋其利,各取所需。

在一些单位和城市看来,工作做得再好、再出色,没有一个“奖杯”的肯定,就似乎少了什么。这种心态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对待成绩和评价。尽管“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但在一些人看来,口碑虽然好,却看不见、摸不着,“奖杯”再怎么样,也可见可感,能直观、简便地表现和证明自己的政绩,就像小学生一样,素质再好也得有本证书认证,否则怎么都底气不足。还有的,则是为了得一个再去忽悠别人的招牌。正是有了这种“奖杯饥渴症”,一些城市乐意“被评比”,热衷获大奖,只要能获奖,哪怕支付一些成本也在所不惜,结果新“奖杯”层出不穷,“奖杯经济”应运而生。

“奖杯经济”搞一些信服力、权威性不够的“奖杯”,却浪费和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禁止。其一,有关部门既要治理整顿政府部门检查评比过多过滥现象,也要对社会上自发举行的各种“颁奖”予以整治规范;其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揭开“奖杯经济”真面目,戳破奖杯背后的虚假光环,抽掉奖杯忽悠公众的基石;其三,要加大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防止个别人慷公众钱袋之慨买不实之名。

当然,城市要不成为“奖杯经济”的“轿夫”,需要其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谋远利,多谋“潜绩”。与其高价追逐一个最终谁也不认可、只能束之高阁蒙受灰尘的“最××城市”,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和金钱给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与其追逐“最××城市”这类华而不实的“奖杯”,不如追求“居民收入全国第一”这样的指标,如果大家都能树立这样的观念,“奖杯经济”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