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对MBA夫妇眷恋传统文化,带女儿隐居终南山3年,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希望培养出人格完整的现代“君子”。(8月5日《羊城晚报》)
在我看来,这对夫妇的人生是成功的,获得北大MBA,“商海打拼又挣了些钱”。可他们感到不快乐,“身心疲惫”,隐居终南山除了想将女儿培养成现代“君子”外,还为了“休整身心”。
这对夫妇的不快乐,总让人觉得是自己找的。比如,他们对儿子期望值过高,儿子从小到大,“选择的都是最好、最贵的学校”。可当儿子没有按照他们的理想发展时,又对“有毛病”的儿子极度失望,以至于“决定再要个孩子”。
他们如愿以偿地又有了个女儿,可他们不从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失败中寻找原因,却将责任完全推给“非常失望的现有教育系统”。为了让“现有教育系统”不干扰对女儿的教育,他们选择了隐居生活,带着时年才4岁的女儿在山中读《诗经》、背《论语》。女儿几个月不下一次山,了解外界世界的唯一途径是收听广播。
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不知这对夫妇是否觉得对女儿的教育很成功,可我却看到,女儿未来的生存危机。夫妇俩说女儿现在对山下生活的向往是“可以吃冰激凌、汉堡包”,那她长大后,会不会也像她哥哥一样,“以自我为中心,超前消费”呢?要知道,生活在闹市里的许多孩子,吃冰激凌、汉堡包都是奢望,都属于“超前消费”。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即使以后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超前消费”,可她在人际交往、知识片面等方面的缺陷,又怎能弥补呢?
这对MBA夫妇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确是钻了牛角尖。我们都承认,现代教育需要改善,可有必要指出的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失败,主要还在于自我教育存有缺陷。不说别的,他们能在有了一个儿子后,又生一个女儿,就说明他们行事不够光明正大,因为按照规定,他们不应该“儿女双全”。以自己行事上的猥琐,来培养儿女当现代“君子”,怎么能不失望?怎么能不“身心疲惫”。
古人曰“以己昏昏无以使人昭昭”,这对夫妇自己眷恋传统文化,就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培养女儿,其实是对女儿的戕害。这对MBA夫妇,想在山中将女儿教育到13岁,我想奉劝他们,赶紧终止对女儿的教育,带女儿走出终南山,不然,等女儿13岁后再进学校,就晚了。(张铁鹰)
(责编:刘宝琴)
- 2009-08-06把“隐居女”当作现代教育的孤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