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阅北方某大城市的一家大报,在一个不重要的版面不显眼处有一条消息,公安部门又破获了一起制贩假盐案件,查获了18吨假盐云云。
我相信,看了这则新闻,老大爷、老大妈们又该叹息:现在真是人心不古,什么东西都有造假的。不过,所谓“假盐”究竟是怎么个假法?需要仔细考量。
短短的新闻对此未做仔细说明,推测起来,不外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用其他东西假冒盐。但是,这个世界上看起来像盐一样的绝大多数东西似乎都比盐更贵。拿更贵的东西假冒便宜的东西,假盐制贩者图的是什么呢?所以很可能是第二种情形:制贩私盐。
私盐是相对于“官盐”而言的,所谓官盐,就是通过政府设立的盐业专营系统销售的盐。私盐就是在此体系之外私自销售的盐。那么,这两种盐之间,在化学成分上有什么差异?或者对人体的作用有何差异?
抓获私盐的相关部门经常会这样说:假盐制贩者用工业盐加工食盐。这也确实合乎造假的逻辑:在中国,工业盐价格大大低于食用盐,用工业盐加工食用盐出售,大大地有利可图。
而工业盐三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工业酒精加工假冒白酒的骇人新闻。但这纯属错误联想。笔者上周出席一个讨论“国企垄断、公共利益和法治建设”的研讨会,与社科院法学所有密切关系的北京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说明:从化学成分看,工业盐和食用盐没有任何区别。从氯化钠含量来看,工业盐的质量甚至好于食用盐(编辑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工业盐的含义很广,有时是指纯净的亚硝酸钠,有时指含有亚硝酸钠的氯化钠,在某些情况下,指工业用氯化钠。由此可见,工业盐不一定含有亚硝酸钠——— 据扬州盐业网)。
私盐与官盐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没有加碘。这也是公安机关、盐业专营机关打击私盐的最主要理由。据说,食盐如果不加碘,会有十分严重的后果。然而,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加碘虽然对身体可产生一定好处,但长期加碘对身体也可能造成损害。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人体本不缺碘,强制人们长期食用加碘盐的结果是诱发甲亢等诸多严重疾病。
那么,打击私盐究竟是为了什么?说穿了就一条:维护盐业垄断体制。垄断者就是现在各级盐业公司。盐业公司销售的食盐同样是由工业盐加工生产的,只不过加了碘,而加碘成本每吨只有20元。但加碘之后,销售价格就高出工业盐数倍,巨额加价就被各级盐业公司占有了。
- 2009-12-21垄断产品涨价:要听证更要论证
- 2009-12-19被激怒的张伟平其实也想垄断电影市场
- 2009-12-15不能让垄断与合谋蚕食民生
- 2009-12-15别让垄断型涨价蚕食民生
- 2009-12-13有心“高校排名”为何无意打破特权垄断
- 2009-12-08舆论监督垄断国企不过是错觉
- 2009-12-07不能让强势利益集团垄断电摩标准
- 2009-12-06垄断国企职工待遇的改革演进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