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家正式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理念,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并禁止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但由于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局面已经形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家长择校成风,所谓的划片就近入学已形同虚设。择校的存在既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又给掌握教育资源的部门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好处和权利。正是在这种重重的利益交织下,教育资源均衡化步履维艰。(12-21 央视《焦点访谈》)
一边是生源流失严重,门可罗雀;一边是生源爆满,门庭若市。择校不仅造成很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也令这些学校稍有些本事的教师频频“出走”,让普通学校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和危机,开封市10年间减少了38所中小学就是绝好的证明。而这种现象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不止开封有,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令人痛心、揪心和不安。对此,前不久上任的教育部长曾经高调表态,要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可教育不均衡的事实如此严峻,如果不出“重拳”,如果不使出“杀手锏”,如果不采取壮士断腕的非常措施,一句话,如果不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是很难根除这一痼疾的。因此,我以为只有重新分配名校资源,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择校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各地区首先要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教育规划,即本地区在今后几年需几所中学,几所小学,多大规模,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对多余的中小学可以保留,作为其他规模较大学校的分校用;多下来的教师可统一调配。
2、在根据片区划分保存多少所中小学的同时,把所有名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统一造册,除去名校留下一部分外,其余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一律调配到其他学校。为了保护那些从名校分流出来教师的积极性,接收的学校可在一定时间内保证他们不低于在名校时的收入。
3、对名校的其它资源,比如电脑等也一律平均分配。
也许我这个建议可能会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以为偏激了,涉及面太大,但我觉得如果仅靠所谓的发展进程来实现教育均衡化,所需时间至少得20年以上,这就意味着教育不均衡现象还得存在那么长时间。既然择校致使那么多学校关闭,那还不如重组教育资源,让所有学校重新回到起跑线上,既公平又合理,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化,才能真正为民众减轻负担,社会、百姓也不会有多大意见,
当然,有人可能担心这样可能影响高考成绩,但我以为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因为录取分数线是根据考生成绩划定的,而且等过渡阶段一过,各学校的教学都会回归正常,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所提高的!
- 2009-12-22公权染指择校费让教育资源天平更失衡
- 2009-08-12稀缺的教育资源别成为少数人的肥肉
- 2009-04-28教育资源不均 综合评价怎么衡量?
- 2008-12-03“择校费”是教育资源不均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