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该不该被评为世界最美
这几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刊载了同一个消息,在2010年的德国莱比锡书籍评比大会上,《诗经》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书”。
表面上看去,我们的媒体并没有对这一消息添油加醋地表达什么欣喜与自豪,但从这万众一心、众报一词的报道中我们还是可以读出一种掩饰不住的窃喜与荣耀。流传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西方文明的确认和褒奖,这份自得如何掩抑得住?
一直以来,国内有股说不清好坏的潮流,叫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现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终于叫出了国门,古老的“窈窕淑女”终于让欧洲“君子”“好逑”起来了,这不是成就又是啥?
只有得到外国人承认才是好的,只有得到外国人的褒奖才算走向了世界……透过这股潮流,流出来的是一个民族不自信的自轻和媚外的心态。
回过头来说,“诗三百篇”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华文明,德国莱比锡最美图书奖能不能代表世界认可很值得商榷,对这么一个疑似莫须有和无足轻重的事件,一个成熟自信的文化大国,根本没必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作为数千年文明的承继人,我们应该为我们浮躁的失态羞赧。
《诗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是“诗”“诗三百”,还是“十五国风”“风雅颂”?无论给它一个什么名字,都摆不脱一个事实,它的主要成分是中国二千多年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最通俗易懂的民歌。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从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实际情形来说,二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智力、语言、文学的表达技巧方面远远不如我们今天的现代文明人。可我们今天现代文明人又有几个读得懂这最为通俗易懂的民间歌谣?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