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井:还有多少意外可以带来“重生”?
因为某一标志性的建筑、流传百年的生活或生产设施的名字,或者某一历史名人的名字,进而产生某一条道路甚至某一地区的名字,这在祖国大地上实属平常。福州仓山观井路原名“观音井路”,因路侧有观音井而取名。
这口井经历了清末民初海禁打开后,商埠闹市的浮华;也经历过“文革”期间,在“破四旧”的呼声中被填埋,寂寞地淡出人们脑海的失落。洪先生有心寻找和记者慕名采访时,观音井正处在一片绿化带中。这种状况将笔者带进了这么一种思考:在文物保护和出于环保的绿化建设中,哪一个更紧迫?更正义?
如果是出于别的目的,如拆迁开发新楼盘而侵害文物保护,或者是为了政绩工程不合理规划而打古迹的主意,那都没什么好说的,完全可以一票否定。因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环境保护,绿色生活同样是大势所趋。这就使环境建设和文物保护陷入了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境界。
而笔者想说的是:环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历史、文化让位。对于欧洲一些国家的市政建设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欧洲城市中,基本上所有的建设都得让位于历史。所以,欧洲的大街上充斥着一个世纪甚至是好几个世纪以前的建筑,古色古香,典雅隽永。此处的绿地面积因为让位于古井而缩减了一个平方,完全可以在别的地方补上一块。甚至我们还可以大胆地期待有更先进,更科学的环保措施比绿地更绿色。但是,你却没法期望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制一口古井比一千多年以前的井更能承载文化和历史的重量。
观音井在意外之中重生了,但是,还有很多古井,很多古碑被开发常规性的,毫无意外地吞噬,从而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个时候,谁为我们的文化底蕴埋单?
相关新闻
- 2010-05-11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域文化
- 2010-04-21拆古城墙修路击中文物保护软肋
- 2010-02-12文化遗产保护应从符号转向内容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