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北京等8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政府对垃圾分类的投入不多,也许是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毕竟很多人都没有垃圾分类意识,不仅需要让大家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还需要有人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发动、组织培训、聘用垃圾分类指导员、购置垃圾分类箱、向居民赠送垃圾袋,都需要大量投入。这部分资金的来源不可能通过市场解决,只能由政府承担。如果相关投入过少,如何能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呢? 不过,垃圾分类真正所需经费事实上并没有专家说的那么多。垃圾分类指导员无须聘用专职人员,社区居民小组长兼任,每月发一些补贴即可。 何况,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真正做好的话,不仅能变废为宝,有效回收利用资源,本身也会产生一部分收益。有关部门之所以会高估垃圾分类投入,恐怕还是因为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花钱,客观上也会对其他城市造成误导,影响推广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垃圾分类试点多年,效果不佳,也不能都怪政府投入少。很多城市都把垃圾分类的着重点放在居民小区,花大力气要求居民分类投放,但环卫工人清运垃圾的时候却没有分类,即使分类搬运,最终也没有分类处理,这样的“伪垃圾分类”如何能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 有关部门与其责怪市民环保意识太差,还不如反思下自己的垃圾分类工作是不是出现了本末倒置?是应该先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先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转运机制和终端处理设施?在无法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前,有无必要非让市民分类扔垃圾?这种形同作秀的做法不仅让人反感,也有损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垃圾分类作为新生事物要想让市民接受,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还需要创新宣传模式,以提高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现在实行的“垃圾袋装化”,一开始也有人不能接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引导和市民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还是普遍接受了“垃圾袋装化”。现在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之所以搞不下去,跟有关部门的宣传推广不力有很大关系。 在进入居民小区前,垃圾分类箱可以先进入校园,通过学生影响和带动他们的家人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相信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分类倒垃圾应该会逐渐为市民所接受。 叶小娟(江苏职员) |
相关阅读:
- [ 06-12]试点垃圾分类只是火了垃圾桶?
- [ 06-11]“垃圾分类”持久战不能因“无果”半途而废
- [ 12-17]让实名刷卡助推垃圾分类
- [ 11-20]垃圾分类“抓头”也要“顾尾”
- [ 11-14]“垃圾分类”入教材家长更应言传身教
- [ 10-29]垃圾分类不仅要“以奖带动”
- [ 05-18]垃圾分类,教育服务奖励都不能少
- [ 11-21]期待垃圾分类从文本走向范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