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云养”变“云骗”
2025-02-27 11:00:43?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近日,一位68岁老人被旅游公司忽悠,投入近20万元“云养牛”事件引发关注。旅行社声称,养牛场是政府扶持的项目,满一年则可收回本金并收获额外收益,结果旅游公司并未兑现承诺。(2月25日《华商报》) 不想亲自喂养,却又想拥有一只宠物;条件不允许,却又想耕地种菜……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搭建云养殖平台,吸引大众参与养殖项目,而消费者借此不仅可以参与养殖过程,享受“线上农场主”的愉悦感,还能定期收到农副产品和增值收益。这种“云养”模式,看起来确实吸引人,也难怪迅速刮起了一阵风。从宠物猫狗到鸡鸭牛羊,万物皆可“云养”。 “云养”经济的确是新风尚,也是投资的新领域。但很多所谓的“云养”却是不法分子假借新概念之名,行诈骗、敛财之实。有的伪造养殖、种植视频和图片,编造看似真实的生产场景,进行虚假宣传;有的打出“农业+科技”的噱头,鼓吹“线上投资认养,高额稳定收益”,借机非法集资;还有的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层层收取提成,干起了传销的勾当…… 说到底,新概念还是老骗局。在伪“云养”模式中,消费者和商品隔着屏幕,难以验明产品和服务的真伪。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这一漏洞,大肆渲染、虚假宣传,玩起了“李鬼”扮李逵的把戏。一些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由于失之防范,最后沦为他人陷阱里的猎物,令人叹息。 想体验新奇事物本无可厚非,想坐享其成也属人之常情,但“云养”之风不可盲从。我们都知道,网络骗局,涉及领域多、扩散速度快、监管难度大,很多被骗之人大多是物财两空。当前,“云养”行业监管尚不完善,爆雷跑路事件时有发生。对消费者来说,擦亮双眼,谨慎入局,切勿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