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新闻人的“智”胜之道
2025-03-24 10:01:08?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DeepSeek让人工智能热度再创新高。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开发AI“数智员工”,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西安交通大学接入DeepSeek,为师生提供智能化服务……如今,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各个领域的趋势愈加明显。 在新闻行业,AI技术正在重塑新闻生产格局。以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为例,运用“现场云”系统,记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同步采集文、图、视频等素材,发布“现场新闻”。利用“媒体大脑”,可完成新闻素材分类,文字生产、短视频制作等。目前,AI覆盖了新闻生产各个环节:选题阶段,可追踪社会热点、策划报道方案等;采访阶段,可将语音、视频等转录成文字,翻译外文素材;创作阶段,可创建提纲,生成文字、多语种视频等。 要在新闻生产中用好AI,我们需要理解AI运行的原理。通过AI训练从大量文本、书籍等资源中摘取段落,构建涵盖词汇、语法、逻辑关系的智能模型。在处理用户指令时,通过分析词元间的关联性,基于球探体育比分:到的语言模式和统计规律,生成符合需求的文本。 如此高效的工具,是否能代替新闻从业人员呢?细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每件佳作都凝结着记者扎根现场的泥土气息,浸润着作者对群众的深厚情感。AI虽能模仿文字生成,但冰冷的代码无法抵达新闻一线采访、无法复制新闻人特有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此外,AI虽可整合海量数据,但缺乏对复杂社会现实的辩证思考、缺乏道德判断能力。需警惕的是,AI基于概率模型生成的“最可能答案”,可能存在事实偏差或价值误导,这要求新闻人必须坚守“把关人”职责。 面对技术浪潮,新闻人应当守正创新。首先要建立“技术思维”,掌握AI基本原理,善用AI处理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其次要强化“人本意识”,将更多精力投向深度调查、深度报道等体现职业价值的关键领域;最后要培育“创新基因”,探索AI与业务有机融合,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开辟新赛道。 AI无论进化到何种程度,它始终是人类智慧的外延,而非替代思考的思想者。新闻人要积极拥抱AI,以“人机协同”的思维生产新闻,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AI赋能行业发展。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