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康养市场消费潜力
2025-03-25 10:38:37?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至22%,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健康与养老市场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获得广泛关注。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再到2024年10月份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医养结合、拓展服务场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海南省在《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聚焦康养旅游、医疗旅游、中医药康养等领域,致力于建设国际康养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康养产业目前仍受到国家政策、资源禀赋、产业融合、科技平台等众多要素的制约,存在康养产业引导政策分散、康养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智慧康养市场活力有待释放等诸多问题。如何通过破解这些难题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政策协同,激发康养产业消费新活力。通过加购康养公共服务、支持公益项目、增设医养结合补贴、减免康养企业税收、设立康养产品个税抵扣等多种措施,有效激发市场需求。拓宽康养企业融资渠道,引导资本流入,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增强企业保障能力。优化康养产业布局,推动康养产业融合,规范康养市场秩序,提升竞争力。 协调供需,构建“康养+”融合新业态。明确康养服务产品定位,分类推进高端型、普惠型、特色型康养服务,精准匹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农村养老等不同需求,适配不同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康养企业应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人文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特色,打造康养与物业、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相融合的“康养+”模式,促进产业内部叠加与产业外部联动,以比较优势化解康养资源不均衡问题,进而推动城乡康养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差异化产业布局。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康养新生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技术平台+适老化设备+康养服务”,构建软件、硬件与服务相融合的智慧康养新生态。深度结合数字技术与医疗康养、旅游康养、文化康养、体育康养等,构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养老服务消费场景,打造区域智慧康养服务综合体。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康养产业的产业化部署应用,积极打造以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智能养老、人性化护理于一体的“防—治—养—护”智慧康养服务链。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