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漂流小孩哥”,摈弃恶搞博流量
2025-03-25 10:38:37?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近日,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一名10岁男孩经过一昼夜漂流,在30公里外的三亚海域被救起,引发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小孩哥”被当地网友认出,在村子里比较有名。随后,不少网友称他经常爬树、爬路灯杆。一时间,涉事少年受到巨大关注。围观和流量随之而来,一些自媒体博主赶到阿亮的村子里直播,还有人以他的名义开设社交媒体账号,一天涨粉3万多。 “小孩哥”阿亮的“奇幻漂流”之所以受到关注,首先在于事件本身的“魔幻”。一个10岁的小孩,在海上漂流一天一夜,竟毫发无损,获救时还十分淡定,引发网友感叹,简直是“哪吒的性格,敖丙的水性”“上一个这么干的还是孙悟空”。 对阿亮的故事的关注可以理解,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一个10岁孩子在海上漂流一天一夜,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励志故事,也没有任何魔童闹海的浪漫色彩,更不是每一次出海漂流都能有如此幸运的结局。 因此,一些人利用众人的这种“魔童情结”,夸大事实、无中生有、造谣生事、博取流量的做法,就值得警惕。比如,一些网友捏造阿亮的调皮故事,说他3岁骑三轮摩托车,4岁智斗人贩子,5岁火烧土地庙,6岁闹翻幼儿园……对此,孩子的父母和邻居都表示,没这么夸张。如此乱贴标签捏造人设,甚至以阿亮的名义开设社交媒体账号,都可能涉嫌侵犯他的人格权和隐私权,甚至对他尚未成型的价值观造成误导。中央网信办多次通过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恶搞儿童博取关注、卖惨引流等行为。对于那些可能对阿亮身心造成潜在伤害的“毒流量”,必须坚决摈弃。 过度玩梗的流量狂欢,还可能带偏了本应关注的焦点,掩盖了严肃的教育议题。据报道,阿亮父母都是环卫工人,家里有4个孩子。对于这类家庭,学校和社会该如何给予帮助支持,共同加强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让其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如何在合理矫正与引导下,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针对性地加以培养,让他们也有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走入歧途。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的“魔童转世”,对阿亮一样的孩子,玩梗之外更要关爱。只有全社会共同关爱呵护,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尊重,才能温暖他们的童年,托举他们的成长,照亮他们的人生。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