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护是家事也是国事
2025-05-16 10:52:44?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孩子被家长故意弃置在幼儿园、地铁站等场所,夫妻分居后一方借探望之机将孩子带到外地藏匿……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涉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典型案例,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其中家庭保护居于首位,正是因为家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道防线。然而,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迁,家庭保护也面临多重挑战。最高法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直击社会关切,戳中舆论焦点,有利于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引领等功能,培育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监护人的监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郑某某申请确定监护人案”中,王小某出生后不久被遗弃,后被郑某某捡拾并抚养长大,法院突破了血缘局限,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裁判基准,将长期抚养的郑某某确定为法定监护人。在“佟某诉伍某抚养纠纷案”中,父母双方均有过错,法院通过充分征询孩子意见,并对佟某的监护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判决伍小某由佟某直接抚养……这类案件体现着监护视角从“父母本位”转向“儿童本位”:监护不是某一方的天然权利,而是以未成年人利益为核心的法定职责。 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的妥善探望,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但由于涉及人身和行为,抚养、探望等案件的执行往往是实践难点。在“胡某与杨某探望权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借助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通过协助探望的做法,既尊重了未成年人的意愿,又保障了探望权的顺利行使。在“胡某与徐某抚养纠纷执行案”中,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手段,实施执行预惩戒措施,最终审执两案均得以妥善处理。这也释放出一个鲜明态度:执行不是简单的“抢孩子”,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父母回归监护本位。 “刘某某遗弃案”的判决具有标志性意义,也最受大众关注。该案中,刘某某多次以到外地出差、与前妻发生矛盾等为借口,将年仅六七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幼子,弃置在幼儿园、学校、地铁站等场所,累计30余日无人照料,最终被法院以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此案充分考虑“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打击“隐性遗弃”提供了实践指引,也让更多人看到,遗弃未成年子女绝不是简单的家庭私事、琐事。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家庭矛盾,不管有什么样的“管教”借口,都不能逃避抚养照顾义务,否则必将付出法律代价。 更深层次来看,无论是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还是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及强调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最后都指向的是家庭保护的重要意义。今天,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推动家庭、政府、社会协同共治,才能在时代变迁中守住家庭保护的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而负责任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王庆峰)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