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一笔钱只有一个失主,媒体报道后一下子冒出了十一个“失主”,显然,这之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假如有一个穷人丢了一笔救命钱,一旦找不回来,他的命就没了,如果也一下子冒出十一个“捡到钱 ”的人,那该多好!
因为此前不断发生的捡到钱主动归还反而惹麻烦的事,那两位青年在发现了地上的钱以后,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雨中沐浴”,即使在报警后,警察让他们将钱捡起来交到附近的派出所,但他们还是被他人的“前车之鉴””给吓倒了,没有那个胆量,连警察来了之后,也是首先对丢在马路边的那一沓百元大钞进行拍照取证,然后才由两位民警分头清点,从而知道那笔钱到底是多少,别说,一万多元,的确是个有诱惑力的数字。
媒体一旦报道了有一笔不小的钱被人捡到,南京有人确认那是自己的钱,光你南京的人丢失得起一万多元钱吗?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一些人也有本事将钱丢在那儿,而且一个个都说得比真的还真,好在真的和假冒的毕竟是不能混淆的,最终谁是失主并不是一件需要福尔摩斯出面才能解决的难题,但跟这件事本身有关的问题,看来又是福尔摩斯亲自出面也会头痛的问题。
在这小小的一件事中,我们看到两个很有趣的数字对比,第一个是二比十一,那两个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他们的出现恰是我们今天人性中难得的一抹亮色,这一抹亮色要发出光彩却是如此的艰难,本来不过就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沓钱”的老掉牙的故事,然而现实却让这个很老套的故事具有了“现代意义”,他们已经不敢”“捡到钱”,而只能“看到钱”,一旦伸出手,也许会有新的“故事”发生,所以,一件小小的“拾金不昧”故事,两位青年都不敢主演,还得让警察和媒体一道来“联合主演”,不是太严肃、太累了吗?那十一里,有十是多余的,一笔钱由十一个人来“联合丢失”,这不是过于“奢侈”了吗?第二个有趣的对比是一比十,还好,那一笔钱还真该有个主人,而那一个主人正在其中,还没有可悲到全是冒牌货的地步,但有十个不相干的人要成为那笔钱的主人,一跟十相比,显得多么孤独!那十个人,让人想起当大家听说那位樵夫由于丢掉铁斧头而得到金斧头以后,纷纷“丢掉’”了自家的“金斧头”的人,为什么今天如此盛产这种善于“丢掉金斧头的人”?
那个数字二,让我们对人性还抱有希望,只是这个希望显得太沉重了;那个一,让我们看到诚信也还没有全军覆没;但是,那个十,跟二和一相比,显得过于强大,来势汹汹,有点让人招架不住。据说那些纷纷“丢掉金斧头”的聪明人,不但没有得到令他们垂涎三尺的金斧头,还受到了赫耳墨斯神的惩罚,我们中这些有着那么神奇的本事来将自己的钱“丢失”在那儿的聪明人们,是不是也应该读一读那个故事?
' />男青年发现现金不敢捡,冒雨等警察,表达了对他人的不信任,实质上反映的是当前社会道德沦丧,即使是做好人好事也要“留一手”,以防好心没好报。后续的认领情况也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道德沦丧的这个现状,一个简单的认领,结果冒出十名假失主,虽然这些假失主有的不是故意而为,但多数假失主认领的目的就是为了冒领这本不属于自己的一万多元现金。
出现多个冒牌失主认领现象,可以指责这些假失主道德沦丧,没有一点公德心。但是,把所有原因归咎于假失主的道德沦丧,笔者不敢认同。
不可否认,假失主冒领主要原因的确是他们道德存在问题,但是试问一下有多少人对金线不感兴趣呢?从这个角度说,假失主认领也能理解,虽然我们不能支持和赞同这种无耻的做法。
事实上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假失主敢于认领,而这一切的根源则是新闻报道惹的祸。众所周知,正常情况下,很少出现假失主认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别人对认领的情况不太了解,比如丢失物品或现金的具体数量或具体数额、丢失物品的具体的准确位置、丢失物品的造型等等。现在十几个人自称为失主,而且说的还有模有样,主要就是报纸报道上对这起现金招领新闻介绍的太详细,不仅准确说了具体地点,而且说出了招领启事中最重要的避讳——丢失现金的具体数额,这实际上是等于告诉所有人在什么地方丢失多少现金。报纸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这样报道,笔者不知道是记者有意为之,还是记者对招领启事的不了解,失误造成,但是后果是很危险的。
虽然说报纸的报道内容介绍有点不合适,给这起招领新闻加播了一起小插曲,但也正是这小插曲进一步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当前的道德现状,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 />
图/朱慧卿
12月9日,有媒体以《路边有一沓钱,要不要捡?》为题,报道了两小伙在南京汉中门大街路边发现一沓现金,雨中苦等失主。令人意外的是,媒体报道事件后,这笔约11000元的钞票引来11名“失主”认领。(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6版)
一笔丢失的钱竟然引来了11名“失主”,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日前媒体报道的“1元”老太拾金不昧的事迹。12月18日,湖北省黄石市一名七旬老太拾荒时捡到7000元现金,然后这位老太走了一个多小时路,把钱交给民警。当时已是上午9点多了,这位老太不好意思地问值班民警借1元钱买馒头吃,而当民警多给钱给老人时,她坚持只要1元钱。
“1元老太”让很多人感动,与“1元”老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1位“失主”。在“1元”老太面前,这11名“失主”中的冒领者,无疑是道德的“矮人”。
一笔丢失的钱引来11名“失主”与“1元”老太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说明很多人都渴望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能够大幅提高。而提高道德水准,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像“1元”老太那样做个道德“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