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港城互动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1、优化中心城区。按照《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制定莆田中心城区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化产业和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适当控制开发密度,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荔城区行政机关搬迁木兰溪南岸片区,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的修缮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和文化品味,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高起点编制木兰溪南岸片区的规划,以荔城新行政区为核心,结合莆田铁路中心站的建设,整合提升工艺美术城、鞋服城等特色资源,规划建设“总部经济片区”、“金融商业片区”和“文化休闲片区”等功能分区,促进莆田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现代化水平。制定南北洋荔林水系和生态绿心保护利用规划,明确生态绿心规划保护范围和开发建设条件,逐步引导生态绿心规划保护区内人口外迁。
2、建设滨海新城。做好妈祖城与湄洲岛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的融合衔接,统筹推进道路系统、电力、电讯、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妈祖城核心区填海造地、护岸、桥梁、道路和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湄洲岛人口向忠门半岛转移,减轻湄洲岛人口与资源的承载压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理念,依托临港产业发展,适时拓展滨海新城规划建设范围,努力打造环平海湾高端生产型服务中心,发展商务、会展、教育、旅游、居住等区域中心职能,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促进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良性互动发展。
3、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努力将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最大限度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城市资源。加强水源与供水工程建设,全面实现饮水安全村村通户户用。继续扎实推进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和木兰溪防洪工程等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积极配合推进闽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切实解决湄洲湾北岸、兴化湾南岸水资源相对贫乏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布局,加快输气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民用燃气覆盖率,逐步满足工业企业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完善城乡路网,扩大公交服务区域,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以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契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村镇规划,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整治,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临港村镇控制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采取最为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规划管理措施,有效控制湄洲岛、临港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规划范围内居民占地建房现象,鼓励和引导居民向居住环境较好的城镇集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预留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六)着力改革创新,增创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优势
1、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在保持和完善现有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讨重点开发区域的机制创新,适时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合理划分责任和服务范围。突出加强莆田市各重点开发区管委会的招商引资、园区开发、项目策划、服务协调等工作职能;各自组建国有控股公司,作为规划建设范围内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业主和筹融资平台,为主负责各自相关区域及相关项目的开发建设。全力推进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在以上两个重点区域内,上报批准设置台商投资区,形成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推动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驻,争取设立以木材出口为主的出口加工区。积极推动华林工业园区拓展范围、整合提升LED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争取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LED基地。积极推动将枫亭省级工业园区的规划范围拓展覆盖至仙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域,争取上报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莆田市其他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努力实现 “一个县区有一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目标。
2、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大力吸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落户莆田,在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加强对台金融合作,积极争取两岸跨境贸易及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工作,推动“妈祖平安银行卡”在台联网通用和结算,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新台币兑换业务机构范围,推动新台
币兑换业务发展,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台资与国内外其他财团参股组建“莆田农村商业银行”。构建融资服务平台,加强银企合作,引导金融部门在国家金融政策范围内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创新金融产品,主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健全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制,积极探讨引进台资和其他外资组建贷款担保公司的可能性,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较宽松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莆田市综合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福建湄洲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九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控股公司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积极扶持优质企业到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和金融资本为主体,民间、台资和国外资本广泛参与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3、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积极研究中央属大型企业、省属企业和在闽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及台湾重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推介,进行重点招商,鼓励大型央企、省属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台湾重点企业采用独资、合资、合作和股权转让、收购兼并、证券投资、产权置换等多种投资方式来莆投资兴业,争取引进和培育具有产业龙头作用的大型项目。加大对莆田市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等其他各类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依托现有产品,采用“逆流而上”方式往中上游发展,努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依托世界莆商大会、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等平台,充分发挥涉侨、涉外、涉台部门和海外各类莆仙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的沟通联系,认真研究年轻一代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的特点,详细了解莆籍海外企业家情况,认真策划与其所从事行业相关联的项目,激发他们回乡投资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继续实施“民资回归工程”,借助民资回归,同步实现民心回归和民智回归。不断巩固和发展民资回归的成效,抓住当前莆籍企业家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认真策划一批符合他们投资方向和特点的项目,依托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开发湄洲湾协会和莆田商会,以亲情乡谊为纽带,积极向莆籍企业家推介项目,做好投资引导和服务,鼓励和支持莆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努力实现个人成功创业与家乡经济发展的双赢。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投诉协调机制,加强在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税费征管、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