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企业500强名单5日公布了,本来是个好消息,说中国500强以净利润1706亿美元,成功超越净利润989亿美元的美国500强,整体绩效已居世界最高水平。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给正在兴头上的中国500强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诫大家:“今天评的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大而不强,迟早要垮。

中国500大必须做强,变成真正的“中国500强”。但为什么要做强?如何做强?这些都是问题,而非先验注定,长官意志也解决不了问题。企业做强与做大一样,有两个目的,一是打败别人、生存下去,一是赚钱。企业做大做强有时候靠能人,但能人这样做,实际上还是受企业生存与赚钱的动机驱动。赚钱与生存,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推动力量,它是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这种市场逻辑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可以预见企业的未来之路。资本主义企业,随着“工业革命”,就开始开拓“世界市场”,从而成为跨国公司了。进入那些尚处于手工业阶段的地区,资本主义企业可以获得原料、市场和超额利润。世界上哪里利润高,资本就流向哪里;哪里利润微薄,资本就自哪里逃逸。这是资本和企业的特性。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我们的大企业要进一步走出去,利用世界市场发展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积累。”中国500大的净利润,基本上是在国内市场赚的钱,其利润率是美国500强的5倍以上。国内市场利润这么丰厚,而“世界市场”利润又是如此微薄,在这种情况下,要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就有违市场逻辑,不符合资本和企业的特性。

国内市场,现在完全成了中国500大的温柔乡。在这里,以“国”字为特色的企业职工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企业老总亦官亦商,收入按年狂增不减。人力成本奇高,但企业照样赚钱。即使企业亏损,也不影响大家的高收入。要这样的企业“利用世界市场发展自己”,在违背市场逻辑和资本特性之外,还乖离人情世故。

有些人鼓动说,中国企业应当趁西方企业陷入困境,学习日本当年经验,去抄底。西方企业的困境,是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叠加的结果,以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尚觉力不从心。中国企业,按照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观点,根本不具备跨国管理的能力,抄底从理论上就讲不通。日本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日本企业是市场的产儿,中国500大跟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跨国公司在成长之初,就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做大与做强是同时进行的。国内市场不是他们的温柔乡,相反,他们把世界市场当成他们的温柔乡。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国内市场是企业的温柔乡,而世界市场却是他们的梦魇。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了一个逻辑悖论。

政府官员以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中国500大就会变成中国500强,大家在殷殷寄语、热情鼓励。但寄语也罢,任何形式的鼓励也罢,终究没有市场的力量强大。政府不可能改变资本的特性,官员不可能推翻市场的逻辑。中国500大想通过走出去来做强,首先必须走出国内市场这个温柔乡,从市场的逻辑怪圈中突围出来。

国内市场并非天生的温柔乡,真正的市场是冷酷无情的,它之所以变成温柔乡,实际上是政府模仿母亲溺爱。要中国500大变成中国500强,首先就要政府把国内温柔乡还原为国内市场,让中国企业先经历国内市场的洗礼,成为市场的产儿。

' />
5日公布的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报告显示,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17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大大优于2009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989亿美元,同比下降84.67%的表现。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警告:“客观说,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不少业内专家建议,我国企业应抓住时机,从自身战略管理、资源和产业链整合等入手,加快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大而不强”警钟再响

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轻,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但中国企业500强大而不强的特征仍十分明显。

与过去相比,2009中国企业500强出现了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许多经营指标下跌的局面。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9.7%,增速放慢了5.3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下降13.23%,增速陡降87.43个百分点。而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7个百分点和3.28个百分点。

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大企业对宏观生存环境的判断和适应能力还不高。一方面,我国大企业对高成本时代的企业发展比较迷茫;另一方面,我国大企业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李荣融直言,客观说,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企业不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强,强而不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强,迟早要垮,垮的影响也会足够大。

加快调整时不我待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指出,大企业首先要稳健经营,以前瞻性的战略引领企业发展。

王忠禹详细说,大企业要高度关注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在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确立发展重点;在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中掌握发展进程,特别要高度关注新技术、新产业和发展动向。坚决避免盲目多元化和过度扩张。

2009中国企业500强报告还认为,大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要将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通过某种机制连接起来形成企业价值链。企业外部的资源整合则要根据企业供求关系,分别向前、后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将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纳入到自身体系中。

此外,企业并购能力还需提高。报告指出,我国企业利用经济不景气实施兼并重组并无太多经验,企业间并购仍困难重重:一是市场化竞争还不充分;二是企业同质化严重,并购整合互补性不强;三是缺少能够为企业间并购重组提供支持的融资平台和中介组织;四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许多企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指出,中国企业500强中有很多企业主业是重复的,可以考虑通过资本的力量,在市场上整合,减少这种重复。

' />
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的新闻,已有很多人在评说,一些问题仍然可以关注。

中国的500强,实际上是500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了这一点。“企业不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强,强而不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强,迟早要垮,垮的影响也会足够大。”他这话说的是“大不等于强”的道理,同时还指出“大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以大比强”经客观对比首先比出一个这样的“基本点”,但问题不仅到此为止。

其一,我们的大,非市场因素起了较为明显的作用,而对比参照的企业不是和我们同类的“国企”,他们是在市场上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滚动发展才造就了今天的“强大”,其品牌与文化等“软资源”的价值,也是年利润等经营指标所无法反映的。

其二,我们的许多大企业,其实跟纳税人有很大的关系,国家财政给钱,政府“给政策”,都与此相关,然而,纳税人与国企的关系并不明显,民众并不会觉得国企的大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在国外,国民可能会有分红,企业因为赢利的增加给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政府税收增加,公共投入就更多,民众从中得到的好处也就更多,这二者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中国500强用了约等于美国500强三分之一的营业收入,赚到的净利润却是美国500强的1.73倍。中美500强营业收入扯平的话,中方的销售净利润会是对方的5.2倍。换个具体的说法大概是这种情况:美国500强卖10块赚2块,而中国500强则是卖18块赚10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杨杜教授认为,“我国大企业的红利,不少是资源红利、行业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是老天爷、老祖宗、老百姓给的红利,而较少是经营管理红利”。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提醒,“相比之下,美国企业500强、世界企业500强受到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明显大于中国企业500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企业500强的综合竞争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而是中国企业的政策环境、国内市场环境比较好”。我看,这两位专家说的靠谱。

“中国企业的政策环境、国内市场环境比较好”,好在哪里呢?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国民有着极强的承受力,换句话说,也是不得不承受。“你们全家都买了中石油,还买了中石化!”这是股市与市井中诅咒、侮辱他人的话,不是很客观,但至少显示国民对于这些盘踞在各种榜单之首的巨擘企业的心态,大企业成了“直观教具”,教人顿悟“大不是强”和“暴利不等于绩优”的事理,为什么会怎样,这是始料未及,还是早已注定?

比较赚钱行业、企业之序列及“组合结构”,基本上能够预测中国企业的潜力与前景。500强是一个特大利好消息,但同时还有创新型民企和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它们不是一个重量级,近乎天然的差别决定了我们对市场总有很多的遗憾。发布“ 利好消息”,却也不得不遭遇很多的疑惑,这是注定了的。“我看到这则消息感到自己被剥削了”,“只要继续这样下去,保持高电价、高房价、高油价、高通讯费,中国500强将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网言虽是气话,但道理却不肤浅。

' />
2009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揭晓,数据显示,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9月6日《广州日报》)。

500强名单中,国企是最大的亮点。据统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31家上榜,占总数的66.2%;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占净利润的86.9%;500强前10位,无一例外都是国字号的垄断央企。

仅在十年前,如今风光无限的国企还挣扎在脱困边缘。据报道:1998年,2/3以上国企亏损。从1997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来剥离国企的负担。1998年先后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对于这场拯救的代价,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透露,“国家花了2万多亿元”。毫不客气地讲,那些进入500强排行榜的国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与高额利润,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享受的国家政策照顾和市场垄断地位。

所谓“知恩图报方君子”。既然国企是“全民所有”的企业,且在国家和人民的强力支援下,才能在短短10年间从“奄奄一息”成长为“巨无霸”,国企就更应该每年从丰厚的利润中,拿出相当一部分回馈社会。遗憾的是,国企的感恩之心明显缺失。有报道说,去年实现税后利润上千亿元的工商银行、中石油、中移动三家企业,在高达3300多亿元的总利润中,向政府上缴的只有200多亿元!

对国家、国民,国企出手一向吝啬;对自己,国企却慷慨得惊人。比如近期媒体披露,中石油以市场三折价团购太阳星城房屋;再比如,中石化年年喊亏,动辄找国家讨要巨额补贴,却花上百万元安装高价吊灯……

由此看来,国企利润丰厚并不值得夸耀。问题的关键是:国企为谁赚钱?如果是“为全民赚钱”,那当然很好,就应该及时补上“回馈社会”的短板,真正让国民福利也能与国企利润一道共进齐飞。如果是“为本部门赚钱”,为何还顶着“国企”的名号,坐享政策便利?

' />
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昨日在杭州新鲜出炉,中石化以1.4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第五年稳居榜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紧随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位。(9月5日中国新闻网)

所谓“中国企业500强”,根据主办方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介绍,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第三方确认,依据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逐年评出。其目的是“通过与世界企业500强进行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对策建议”。自2002年该榜创立以来,基本上都是一些国字号的熟面孔来轮流坐庄。除主办方、媒体及相关企业外,普通百姓对此未必有多大兴趣,他们不用看就想得到,中国500强要全面赶超世界500强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就拿2009年的数据来说,世界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为25.18万亿美元,美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为10.69万亿美元,而中国企业500 强营业收入总额仅为3.68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14.62%和美国企业500强的34.42%。应当承认,近年来中国企业确实也在迅速发展,但与美国企业和世界级企业在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和市场占有等方面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原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庆贺的。

不过,统计作为一门技术,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最终你总能找到符合自己所需的数据。这不,中国企业联合会宣布,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净利润为1706亿美元,大幅超过今年上半年《财富》杂志公布的2009年美国企业500强989亿美元的净利润。换言之,尽管中国企业在销售或营业收入等方面不敌美国企业,但在净利润这一指标上却力压后者。

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者,我们要追问一句:这种现象是可持续的吗?

首先,单个年份的数据并不代表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超过美国企业了。我们应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即无论是中国500强,还是美国500强,其 2009年净利润都是下降的,区别只在于,中国500强降幅为12.4%,而美国500强降幅高达84.67%。套句俗话说,不是我们走得更快了,而是对手摔得太狠了。显然,这与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是分不开的。随着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将迅速回升。

表面上看,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企业所受的外部危机冲击应当不会轻,但这又与中国500强企业净利润同比仅微幅下降的结果相矛盾。原因何在?事实上,中国出口创造的辉煌更多的是由千千万万身处500强榜单之外的外资和民营企业来实现的。因此,它们感受到的真实压力是很难在这个榜单中反映出来的。500强榜单上都是什么企业呢?在前50名中,除个别民营钢铁企业和少数地方龙头国企外,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中央企业,其中多数又集中于能源、金融、钢铁和基建等行业。而这些企业的出口比重并不高,受到的冲击也有限,加之又多是国内4万亿元项目的主要受益者,净利润保持稳定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要比较各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除名义营收和市场占有率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人均盈利能力,因为这是反映技术先进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最佳尺度。例如,2008年中石油、中移动和工行三家中资企业跻身全球十大“最赚钱企业”之列,而2009年5月中石油更是力压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一市值公司”。不过,这种表面上的光鲜,却是靠低效率的人海战术堆砌出来的。要知道,埃克森美孚的全球员工不过8.6万人,而中石油的员工却高达160万人。换算成人均水平,中石油人均盈利水平不过区区1万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却是人均50万美元。个中差距,不言而喻。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国有企业的账面盈利中包含了太多非市场因素,既有行业垄断带来的天然优势,又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护航。试想一下,当铁老大找不到对手时,当中国石化行业生产成本按国内价格计算、成品油售价却要与国际接轨时,当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比高出国外同行10倍以上时,这些企业想不保持暴利恐怕也很难吧。(作者系宏观经济分析师)

' />